-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一讲--学佛网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一讲 在我们的理解里对成就佛道的功德有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从经典上的记载就能看得出来,现在很多的所谓世间研究佛法的人,认为成佛呀佛法啊,佛祖菩萨都是一种类同世间所谓有智慧的那些人。这种心量和思维的范围是很狭窄的,绝对不可能相信世尊那种超人的现象。对世尊那种所谓人性的东西给予承认,对非人类这些东西,...
佛学网2021-02-14佛学资料
-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十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讲 我们上回说到 “能以妙慧转所依识,能修菩萨大乘之道” 。我们看待一些问题,能否进入它的真实境界,这是关键。如果你不能进入它真实的境界和受用,那不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因为我们做任何事都希望获得究竟的利益。究竟的利益在一切法意当中,可以称之为如来地,就是所谓佛性,也称为如来藏地。但是我们通过我们现在...
佛学网2021-02-14佛学资料
-
吴汝钧教授:法界
法界的“法”,来自梵语动词词根,其意为护持,故法之意为对人间行为的护持。“界”则是梵语动词根演化而成的名词,要素之意。在佛教,法是诸法,界是分界,即诸法各有自体,分界不同之意。这本是就现象一面而总举诸法。不过,在另一面,界亦有“性”之意,法界即是法性,这是涉及本体方面的真如了。故此一概念通于现象与实相两方面。在大乘佛教,...
佛学网2021-02-14佛学资料
-
吴汝钧教授:龙树之论空假中
龙树之论空假中 吴汝钧 华冈佛学学报第七期1984.09出版 提 要: 本文在论龙树「空」中有「假」、「中」两个概念。作者认为龙树之原文并未把空、假、中,放在平行位置,所以「中道」有不同于空之处。其次,本文指出中论之空、假、中思想对天台三谛三观以及华严之圆融思想均有相当之影响。但龙树则主「见因缘法」;又主「业烦恼,灭故」才能「见佛」,「名之...
佛学网2021-02-14佛学资料
-
吴汝钧教授:龙树与华严哲学
龙树与华严哲学 吴汝钧 关于华严思想,一般认为是沿‘华严经’、唯识与‘起信论’发展而来。其实它与龙树思想有一定的理论关连。在思考方法上,华严的论典便常引用龙树的四句法。华严的开祖法藏更明言四句为入法的方便。本文郎要从理论着手,看龙树与华严的关连。我们亦会论及华严有过于龙树之处。关于华严,我们以法藏为主。 法藏判五教。其中的大...
佛学网2021-02-14佛学资料
-
吴汝钧教授:临济禅
禅宗传法到马祖道一,马祖法予三大弟子,其中百丈怀海又传法予黄檗希运,黄檗希运则传法予临济义玄。禅发展到临济,又开出一种独特的禅法,即所谓“临济禅”,有《临济录》。关于临济禅,我们拟分作几方面来讨论。 一、“真正见解”的强调 所谓“真正见解”,并不是一种学说,也不是一套理论。这不是从学说、理论或概念处讲。所谓真正见解,即是真正...
佛学网2021-02-14佛学资料
-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九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九讲 上一段讲到楞伽王如何能够通过自思维正法而去契入佛地真实的受用境界。他善巧地从如何发起的,都讲得比较系统的。大概地知道一些就行,因为具体的东西还需要你自己亲身经历才行。你如果没有一个亲身的实践的过程,怎么说呢也是一种感受。 这里讲到一个次序问题,你透过思维不分别意识,这样去认识,然后慢慢地去远离这...
佛学网2021-02-14佛学资料
-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八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八讲 楞伽王能够以自证智去远离一切心意意识的分别,而断三相续见, 三相续见是什么?就是我们说的根尘识之间的互相作用 。一切外道所修行的意义离不开这个所谓的相续见。而如来藏清净法性不是表面意义上的作用。我们认为道应该是有所受,实际上不是那样,道是相的一种本质,本质的就不是相分。 你只有去理解这个东西,为什...
佛学网2021-02-14佛学资料
-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七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七讲 透过现象的一种认识,然后你一种想法感受升起,这就是心的一种作用。用比较明确点的话叫能觉和所觉,能知和所知,就是能所二境,能证和所证。但这个东西你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开始分别一直到最后成就,都要有一个内在的东西要清楚。恰恰这部《楞伽经》我们前面所学这段经文也正是很系统地把这个模式讲得很清楚,这...
佛学网2021-02-14佛学资料
-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六讲
楞伽王的宫殿是高显、严峻,高不可攀的,除非你证得六种神通可以上去,除此以外很难。而且它开篇明义的时候就给我们说了, 这部法是要讲佛自证智境界,不同于菩萨乘、二乘 。一定是这样的修行的,它是个捷径,直截了当的开示给我们的一个说法。我们没有这个认识的时候,肯定会觉得佛法是那种高深玄秘的东西。当我们能够接触到这个法性真理的时候,佛...
佛学网2021-02-14佛学资料
-
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七 天台智顗与三大部
七 天台智顗与三大部 法华经研究的硕学 松 本 天台大师智顗在中国佛教史上同法华经的缘份最深。这一次我们来考察一下他的法华经观。 池 田 说起天台大师,他作为一个法华经的研究者,不仅在中国佛教界,就是在印度、中国、日本三个国家,可以说历史上无人出其右。他以法华经为中心,广泛而深入地阐明了佛法。天台大师确实为了阐明法华经的伟大哲理而献...
佛学网2021-02-04佛学资料
-
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六 南岳慧思与法华经
六 南岳慧思与法华经 高举法华第一的旗帜 松 本 我们已经谈过了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后,大约500年期间中国佛教界的情况。在这期间,许多译经僧通过西域走廊来到中国,同时也涌现出许多中国的求法僧,从而传来了庞大的大乘和小乘的佛典,产生了所谓“南三北七”诸家。 现在我们的对话将进入南岳、天台时代。我希望能阐述一下法华经是佛典中最高经...
佛学网2021-02-04佛学资料
-
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五 求法的旅程
五 求法的旅程 入竺求法僧的涌现 松 本 前面我们追述了佛法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的过程。现在想改变一下方式,反过来看一看中国的佛教徒从西域去印度求法的经过。 池 田 可以。传到中国的佛教,走的并不只是从西域而去的单行道。最初虽然被当作异域的宗教遭到排斥,但随着逐渐为民众所接受,自己主动去天竺求法的时机也成熟了起来。其具体的表现就是所...
佛学网2021-02-04佛学资料
-
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四 教相判释的展开
四 教相判释的展开 格义佛教的局限 松 本 我们已经阐明了由于公元401年,鸠摩罗什进入长安,使得中国的佛教界面目焕然一新。下面我想以罗什门下所开展的“教相判释”为中心,展望一下到6世纪中叶智顗(天台大师)活跃的时代,即教义上确立法华至上的一百几十年间的过程。 野 崎 关于中国佛教史的时代划分,虽有种种的意见,但一般经常采用的是其中布...
佛学网2021-02-04佛学资料
-
道坚法师:破山禅师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破山禅师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道坚法师 破山禅师,号海明,俗姓蹇,名栋宇,祖籍渝城(今重庆市),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出生于竹阳(今四川大竹县)。父名蹇宏(弘),母徐氏。《破山禅师年谱》说他“本渝州忠定公后裔” ,蹇忠定公即明朝的重臣蹇义。 家国不幸,生灵涂炭,破山禅师降生在一个天灾人祸连绵不断的岁月。就在他出生的那一年(1597),荷兰殖民者首...
佛学网2021-02-04佛学资料
-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
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 道坚 绪 论 破山海明禅师(1597~1666)开始传法于浙江嘉禾东塔广福禅寺,后来在巴蜀辗转弘法三十余年,历兴寺庵十四处,传法弟子八十七人,使西南地区的佛教在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再度勃兴。最为难得的是破山以出世的身份,斡旋于明末残余势力、农民起义军及啸聚山林的匪徒和清军等各派武装力量之间,积极引导这些手握生杀大权...
佛学网2021-02-04佛学资料
-
道坚法师:破山的生平及其思想渊源
破山的生平及其思想渊源 道坚法师 破山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尤其是少年时期父母双亡,在丧亲之痛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破山渐渐生起无常厌世的情结,经过一番内心的苦苦挣扎后,他毅然选择了出家弘法之路。下面将介绍破山在家与出家生活对他高尚人格的养成,以及他开法东塔、弘法巴蜀的艰苦历程。 (一)破山海明族源考 破山(1597-1666),号海明。俗姓蹇,祖...
佛学网2021-02-04佛学资料
-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
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 道坚法师 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1615—1629) 破山十九岁出家,三十三岁开法嘉禾东塔广福禅寺,其间有漫漫十五年的求学生涯。在这漫长的修学历程中,破山排除一切困难,精勤不息,遍参诸方善知识,最终成为一代法门宗匠。现在将破山的出家修学历程介绍如下。 1、出家初期的修学因缘 破山在出家初期的修学历程中,大致分为三个时...
佛学网2021-02-04佛学资料
-
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三 鸠摩罗什及其译经事业
三 鸠摩罗什及其译经事业 “绝后光前”的译经僧 松 本 在来自西域地方的译经僧中,鸠摩罗什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下面我们谈谈他的译经事业的意义。 野 崎 日莲大圣人的御书中说:“自月支向汉土传入经论者一百七十六人。其中唯罗什一人未在教主释尊之经文中掺入私义。一百七十五人中,于罗什前后来者一百六十四人,以罗什之智,当可知之。罗什前后一百六...
佛学网2021-02-04佛学资料
-
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二 佛典的汉译
二 佛典的汉译 寻求佛教的机运 松 本 我们谈了印度的佛教通过中亚的丝绸之路首次传入中国的情况。这从公元来说,主要是在公元前后的时期。下面我希望能谈谈继此之后的公元1世纪至4世纪由西域各国来到中国的佛教徒的翻译活动。 野 崎 鸠摩罗什、真谛[真谛(496-569),六朝时代梁、陈的外来僧。西印度优禅尼国人。原名波罗末陀(Paramartha),汉译为...
佛学网2021-02-04佛学资料
文章排行
- 10-07听药师佛心咒有什么禁忌吗?我爸爸身体不好,多听听药
- 10-07人流好还是药流好?各有什么优缺点?
- 10-10“天眼通”是修持大悲咒的前提
- 10-12学了佛谈恋爱应该是怎么样的,怎样用佛学的思想谈恋爱
- 10-07你们念地藏经,有没有感悟和真实经历吗?
- 10-11如能成功戒邪淫,必然后福无穷
- 10-08楞严经 浅释 (六入 1)13
- 10-10赶紧看看!!佛弟子回向非常重要!(详细解答)
- 10-11有哪些网站下载佛教电子书比较好?
- 10-11全国导游考试难点之一:佛教重点知识
- 10-11从敦煌壁画看古代佛教绕佛仪轨
- 10-08抄写心经有什么禁忌,你知道吗?
- 10-11一个神奇的寺庙,里面的文物全国罕见
- 10-07梦参老和尚:地藏经这样读诵才有效!
- 10-09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戒不了邪淫?
本栏推荐
- 09-16宣化上人:浩劫能改变吗?
- 09-21钱里头的业
- 09-21学佛人要懂得尽孝道,行善尽孝不能等!
- 09-26法师:在早晚课或平常散念佛时要注意不夹杂
- 09-25法师:从妄念可以测验自己念佛的功夫
- 09-19《楞严经》的神秘传奇
- 09-21宣上化人:这几句话,是我为人处事的座右铭
- 09-16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只有般若智慧才能彻底度一切苦
- 09-18宣化上人:不会背〈楞严咒〉不配做佛教徒
- 09-16达真堪布:不要懒,也不要自命不凡
- 09-28佛教故事:为何唯独这五人能先闻佛法得解脱?
- 09-18阳痿早泄不能恢复的七大原因,养生恢复秘籍
- 09-16智敏上师:解惑《心经》
- 09-19法师:今天我们修学圣贤教诲的困难在哪里?
- 09-16在家里看黄片会坏了家里的风水
栏目更新
- 02-14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一讲--学佛网
- 02-14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十讲
- 02-14吴汝钧教授:法界
- 02-14吴汝钧教授:龙树之论空假中
- 02-14吴汝钧教授:龙树与华严哲学
- 02-14吴汝钧教授:临济禅
- 02-14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九讲
- 02-14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八讲
- 02-14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七讲
- 02-14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六讲
- 02-04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七 天台智顗与三大部
- 02-04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六 南岳慧思与法华经
- 02-04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五 求法的旅程
- 02-04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四 教相判释的展开
- 02-04道坚法师:破山禅师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专题栏目
-
-
法师介绍
净土法门
居士文章
寺庙介绍
戒除邪淫
人间百态
积德改命
幸福人生
深信因果
戒杀放生
消除业障
素食护生
佛教仪轨
佛教活动
佛教知识
学佛感应
精进念佛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
佛教新闻
佛教故事
佛经简介
佛经原文
佛经注音
佛经入门
佛经浅释
佛经白话文
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阿弥陀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地藏经
圣严法师
宣化上人
海涛法师
大安法师
昌臻法师
大宝法王
明证法师
南 怀 谨
梦参老和尚
星云法师
慧律法师
慈诚罗珠
蔡 礼 旭
素全法师
证严法师
益西彭措
了幻法师
妙境法师
索达吉堪布
慧净法师
圣一法师
道证法师
小 和 尚
印光大师
仁焕法师
学诚法师
堪忍尊者
妙祥法师
妙莲老和尚
印顺法师
法宣法师
元音老人
刘 素 云
济群法师
达真堪布
开愿法师
耀一法师
静波法师
黄念祖居士
广化法师
净界法师
明一法师
陈 大 惠
果戒法师
如本法师
寂静法师
生根活佛
果真法师
彭鑫博士
果卿居士
定弘法师
宏满法师
胡 小 林
宏圆法师
心经
忏悔
感情
堕胎
人生
回向
施食
大悲咒
精进念佛
释迦牟尼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普贤菩萨
轮回
福报
感应
自杀
财富
供养
仪轨
药师佛
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
观音心咒
文殊菩萨
弥勒菩萨
拜忏
因果
婚姻
生活
因缘
楞严
往生
普门品
深信因果
积累福报
净土法门
学佛问答
佛法治病
健康
法会
菜谱
爱情
布施
华严
助念
地藏经
消除业障
戒除邪淫
积德改命
戒杀放生
孝顺父母
超度
持戒
功德
家庭
生命
持咒
临终
准提咒
子女教育
阿弥陀经
准提菩萨
无量寿经
因果报应
手淫
皈依
感恩
放下
打坐
抑郁
财神
舍利子
同性恋
学佛弟子
药师佛咒
西方三圣
山西小院
附体
开光
生气
智慧
算命
出家
宽容
地藏七
东林寺
婚外情缘
感恩父母
传统文化
中阴
随缘
癌症
痛苦
情爱
姻缘
佛教
往生咒
金刚经
学弟子规
合作伙伴
-
请添加QQ:1750995114
-
玄裕法师
玄裕法师微信
阿弥陀佛
普度众生 -
公众号
清禅寺公众号
普度众生
欢迎虔诚向佛之人互相交流 -
微信捐赠
乐善好施之人
法体安康
家庭幸福圆满
您的帮助能造福更多人 -
支付宝捐赠
乐善好施之人
法体安康
家庭幸福圆满
您的帮助能造福更多人 - 返回顶部
备案号:皖ICP备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