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5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 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 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趁着年轻,大胆地走出去,去迎接风霜雨雪的洗礼,练就一颗忍耐、豁达、睿智的心,幸福才会来。 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谁可以真正帮到你,就算帮也是暂时的。 有人看到一只蝴蝶挣扎着想从蛹里脱离出来,他出于好心地帮蝴蝶剪开了蛹。但没想到蝴蝶出来以后,翅膀却张不开,最后死了。挣扎的过程正是蝴蝶需要的成长过程,你让它当时舒服了,可是未来它却没有力量去面对生命中更多的挑战。如果你希望能化身成蝶,那你就得忍受在蛹里挣扎的痛苦过程,这样才能展翅高飞。 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这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跌倒最多的人;最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站起来的人;最成功的人,是那些每次跌倒,不单能站起来,还能够坚持走下去的人。 一生中,你能尊重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尊重你。你能信任多少人,就有多少人信任你!你能让多少人成功,就有多少人帮助你成功!
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佛学网2021年04月01日新媒体优化技巧
简介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2015-05-25 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 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
上一篇: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就是要我们“知恩”、“感恩”、“报恩”。知什么恩?知父母、师长、社会、国家及三宝的恩德,并且进一步感恩、报恩。先想一想那些人对我们有恩?想即是思,依着佛法思惟,把事情想通了,就能心开意解,心中感到清净、宁静;如果道理想不通,生活便容易落入烦恼当中。 知恩,“上报四重恩”,思惟感受所有人对自己都有恩德,就是大慈悲心的表现;不论亲疏、上下、同事、同学、师长、父母乃至于世间上所有的人,都在帮助自己,都在为自己服务,事实的确如此。一个人从出生到学业成就的阶段,都是仰赖父母生育、养育与照顾;求学阶段,师长给予我们指导与教诲,使我们学得谋生的技能与知识;创业阶段,社会与国家,给了我们安定的生活和工作机会,如果没有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会产生困难,事业也不能成就;在人生的历程,三宝能指引我们使人生迈向光明,开启我们的智慧,转化一切烦恼业障,让我们能超越生死大海,出离轮回之苦,到达极乐的彼岸。这些人、事、物对我们都有直接与间接的帮助,如是思惟我们确实应该感恩、报恩! 知道自己与父母、师长、国家、众生是一体的、是共同依存的,这个就叫做“知”,知了以后,便能心存感谢、心存感恩,更进一步还要积极地采取实际的行动──报恩,如何报恩?成就自己的学业、事业;成就自己的福报、功德、愿行及定力;有了这种报恩的心,在生活中落实、努力,每个人的学业、事业及道业,就能增进,永不退转。 知足是积极快乐的泉源 能知恩、感恩、报恩,人生就能知足常乐。功利社会讲求的是效率与竞争,“知足常乐”听起来似乎有点消极,其实不然,“知足常乐”非但不消极,反而是活泼、积极的,用现代的形容词即为“敬业乐群”,人之所以有烦恼,原因就在“不知足”。例如当找到了一份工作以后,心里所想的是这份工作种种的缺点,计较工作时间太长、老板不知体恤、抱怨同事不和、厌烦工作性质,觉得自己不应被埋没……,所谓“这山望过那山高”,当心里都是这些负面的想法时,烦恼就产生了;反之,若能用知恩、感恩、报恩的心来思惟:“这份工作确实是得来不易,它是社会上种种的因缘与助力,才让自己得到这个工作机会。”自然就会珍惜、尊重这份工作,而且对社会与人群会存着一种“感恩的心”,用这种心态对待工作与工作伙伴,随时都会感到愉快与满足。 好事给他人,坏事自己承担 常存知恩、感恩的心,就能时时做到“好事给他人,坏事自己承担”。“好事给他人”,例如一家公司如果没有员工及消费者,就不能成就“董事长”这个职务;一个国家若没有人民及文武百官,就不能成就“总统”这个职务;个人的成就,其实是大众所成就的,所以成就的果实应该归功于大众,与大众共同分享。“坏事给自己”,当碰到挫折或失败时,应该仔细的自我检讨,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进,而不是责怪或归过予大众。明白这些道理,心就会安定下来,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就能积极而光明。 用感恩开创光明人生 在这个充满物欲的社会里,人们的烦恼与苦闷在加深,伦理与道德也开始在沦丧,社会的乱象层出不穷,人们已经不知道要将心安住在哪里?如果我们懂得知恩、感恩、报恩的道理,而且能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里,不但可以减少很多烦恼,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和谐,社会也会更祥和、更有希望。
下一篇:晚起竟是败家行为!你知道吗?
古人云:「养儿方知父母恩。」意思是说从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才体会出当年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因此生起孝养父母之心。但对现代人而言,太忙碌了,这点反思之心,实在难以生起。 偶从群书中翻到一篇〈八反歌〉〈作者不详,仅知出自《丹桂籍》〉,对于养儿与孝亲之心做很好对照,极值为人父母者反思,「劝君养亲如养儿」,愿仔细玩味,同受用之! 幼儿或詈我,我心觉欢喜,父母瞋怒我,我心反不甘。 一欢喜,一不甘,待儿待父何心悬? 劝君今日逢亲怒,也将亲作幼儿看。 儿曹出千言,君听常不厌,父母一开口,便道闲多管。 非闲管,亲挂牵,皓首白头多谙练。 劝君敬奉老人言,莫教乳口争长短。 幼儿尿粪秽,君心无厌忌,老亲涕唾零,反有憎妇意。 六尺躯,来何处?父精母血成汝体。 劝君敬待老来人,壮时为尔筋骨敝。 看君晨入市,买饼又买糕,少闻供父母,多说啖儿曹。 亲未膳,儿先饱,子心不比亲心好。 劝君多出糕饼钱,供养白头光阴少。 市间卖药肆,惟有肥儿丸,未有壮亲者,何故两般看! 儿亦病,亲亦病,医儿不比医亲症。 割股还是亲之肉,劝君亟保双亲命。 富贵养亲易,亲常有未安,贫贱养儿难,儿不受饥寒。 一条心,两条路,为儿终不如为父。 劝君养亲如养儿,凡事莫推家不富。 养亲止二人,常与兄弟争,养儿虽十余,君皆独自任。 儿饱暖,亲常问,父母饥寒不在心。 劝君养亲须竭力,当初衣食被吾侵。 亲有十分慈,君不念其恩,儿有一分孝,君就扬其名。 待亲暗,待儿明,谁识高堂养子心? 劝君漫信儿曹孝,儿曹样子在君身。
评论

- 全部评论(0)
文章排行
- 03-28树叶,不是一天黄的,人心,不是一天凉的
- 03-28用你的大气,面对小人!
- 03-28言语二十一戒:千万不可说的话
- 03-28成功人生的八大气场
- 04-01改善命运的最有效途径
- 04-01养儿方知父母恩
- 03-28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 04-01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 03-28心烦时,记住三句话:算了吧,没关系,会过去的
- 04-01近视低龄化严重:妈妈用iPad早教5岁娃近视100度
- 04-01人生越努力越幸运,不是你不幸运,只是你不够努力
- 04-01这三件事,能帮你翻转命运
- 03-27宽容是一种修养
- 04-01学会保存,学会删除,学会定时清理记忆垃圾,做一个身
- 03-28做人,失信是最大的破产
本栏推荐
- 04-01学会保存,学会删除,学会定时清理记忆垃圾,做一个身
- 03-28做人,失信是最大的破产
- 03-27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 03-28用你的大气,面对小人!
- 04-01近视低龄化严重:妈妈用iPad早教5岁娃近视100度
- 04-01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 03-28一张家庭教育表
- 03-28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 03-28言语二十一戒:千万不可说的话
- 03-28好男人装聋,好女人装哑
- 04-01绝望是一种醒悟和升华
- 04-01人生越努力越幸运,不是你不幸运,只是你不够努力
- 03-28心烦时,记住三句话:算了吧,没关系,会过去的
- 03-27宽容是一种修养
- 04-01这三件事,能帮你翻转命运
栏目更新
- 04-01养儿方知父母恩
- 04-01人生越努力越幸运,不是你不幸运,只是你不够努力
- 04-01改善命运的最有效途径
- 04-01这三件事,能帮你翻转命运
- 04-01绝望是一种醒悟和升华
- 04-01学会保存,学会删除,学会定时清理记忆垃圾,做一个身
- 04-01近视低龄化严重:妈妈用iPad早教5岁娃近视100度
- 04-01晚起竟是败家行为!你知道吗?
- 04-01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 03-28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 03-28很多事情可能会一等就等成了永远
- 03-28心烦时,记住三句话:算了吧,没关系,会过去的
- 03-28用你的大气,面对小人!
- 03-28一张家庭教育表
- 03-28好男人装聋,好女人装哑
合作伙伴
-
请添加QQ:1750995114
-
玄裕法师
玄裕法师微信
阿弥陀佛
普度众生 -
公众号
清禅寺公众号
普度众生
欢迎虔诚向佛之人互相交流 -
微信捐赠
乐善好施之人
法体安康
家庭幸福圆满
您的帮助能造福更多人 -
支付宝捐赠
乐善好施之人
法体安康
家庭幸福圆满
您的帮助能造福更多人 - 返回顶部
备案号:皖ICP备12345678